擺脫月費!歐美家庭正在悄悄回歸的免費電視選擇,你跟上了嗎?

在這個連電視都能「去有線化」的年代,越來越多歐美家庭開始重新審視一種既復古又前衛的收視方式——使用室內電視天線觀看免費頻道。尤其當串流平台訂閱費節節上升、內容卻日趨同質化,不少人發現,其實不必再為那些「傳統節目」花冤枉錢。事實上,只需一根設計簡約的室內天線,無論是在紐約還是洛杉磯,都能輕鬆收到十幾甚至數十個清晰的頻道,從新聞、體育到在地娛樂一應俱全。如果你家鄰近訊號塔,這種低成本方案甚至能完全取代串流服務。


來自芝加哥郊區的退休工程師Jack Peterson便分享了他的親身經歷。他原本每月在兩個串流平台上花費超過60美元,但卻常常找不到想看的直播節目。在鄰居的推薦下,他購買了一款不超過40美元的室內天線,簡單安裝在窗邊,一次就收到二十多個頻道,還包括他最愛的棒球比賽。他笑著說:「這東西環保又省錢,讓我想起童年,只是畫質好多了。」

說到畫質,現在的OTA(Over-the-Air)無線廣播早已不是從前那種雪花滿屏的粗糙畫面。新一代ATSC 3.0標準,又稱NextGen TV,已在美國多個城市推廣,不僅支援4K HDR畫質,聲效表現更接近劇院等級。而你不需要爬上屋頂裝天線,只要將它貼在窗邊,就能享受到這樣的高品質收視體驗。

選對天線當然是關鍵。在目前市面上的眾多室內天線產品中,Mohu Leaf可說是最全面的代表。其輕薄設計可直接貼附於窗戶或牆面,不會破壞室內美感。在紐約與洛杉磯兩地測試中,它都能穩定接收最多的頻道。雖然價格比部分入門款略高,但穩定性與訊號接收力上的表現,依然讓它在性價比方面名列前茅。

相比之下,另一款頗具口碑的產品是Channel Master Flatenna 35。這款天線曾以20美元的超低價格吸引大量試用者,即便價格調漲至35美元,也仍被許多歐美家庭視為「入門首選」。它體積小巧,特別適合住在公寓或空間有限的居家環境。波士頓的一位單親媽媽Emily Turner便表示:「我只想看看本地新聞,不想再為那些我根本不看的頻道掏錢。Flatenna價格實在,用幾天就值回票價了。」

當然Flatenna也有些小缺點,例如電纜較短且不可拆換,對於需要較長連接距離的使用者來說可能不夠彈性。雖然Mohu Leaf的新版本同樣取消了可拆式電纜設計,但其在訊號穩定性上的優勢仍然值得肯定。

如果你不想在窗上黏貼東西,或家中根本就沒有適合安裝的窗戶,那麼Mohu推出的另一款產品Gateway可能會更適合你。這款天線採用立式設計,自帶支架,可直接擺放在電視櫃或書架上,不佔空間,也不破壞居家風格。來自舊金山的室內設計師Tom Gallardo就將這款天線放在他工作室的一角,他說:「它看起來比天線更像藝術擺設,而且接收效果也很不錯。」

若你居住地距離廣播塔較遠,或訊號容易受干擾,那麼Gesobyte Amplified HD Digital TV Antenna則是值得一試的選項。這款具備信號放大功能的天線,雖然標示「650英里接收範圍」有些誇張,但真正吸引人的是它配備一個罕見的增益調節開關。如果你住得近,可以設為低增益,若地處偏遠,則可開啟高增益提升訊號。曾住在亞利桑那州山區的一對退休夫婦在換上這款天線後,終於接收到穩定的頻道訊號。他們說:「我們原本以為再也看不到地方新聞,現在每晚都準時收看,彷彿重新接上了外界的生活。」

選購室內天線時,有幾個關鍵因素需留意。首先是「接收距離」。雖然很多產品會標示「50英里」、「100英里」等數據,但實際效果受地理環境、建築物阻隔與電磁干擾等影響甚大。建議在選購前使用FCC的DTV Reception Maps工具,輸入住址評估信號塔的方向與距離。

其次是「外觀與安裝方式」。現代天線多為扁平設計,白色或透明外型,可輕鬆融入居家裝潢。如果不想讓電纜破壞空間整潔,就要特別注意電纜長度與是否可拆換,有些產品電纜過短甚至不可更換,會限制擺放的靈活度。

最後是價格。室內天線的甜蜜點大多落在29至40美元之間,花費過高可能只是多了些你不需要的附加功能;若預算更高,不妨考慮安裝室外天線,訊號穩定性會更佳,但也需面對較高的施工成本。

室內天線不僅是經濟實惠的替代方案,更是一種對科技過度依賴的溫柔反思。在資訊爆炸、選擇過剩的時代,或許我們更需要一種簡單、直接、連結社區的收視方式。正如住在布魯克林的攝影師Laura Smith所說:「我用天線看晚間新聞,還順便追追老電影頻道,這比打開Netflix還讓人放鬆。」也許這種不靠訂閱、不靠演算法推播的觀看方式,才是智慧家庭生活中,最有溫度的一環。

留言